写实的艺术 |非虚构影像创作的五个核心问题

发布者:戴红伟发布时间:2019-12-04浏览次数:2321

本周二(123日)下午,一号楼小剧场依旧热闹非凡。在延期了两周之后,关于《非虚构影像创作的五个核心问题》的讲座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本次讲座我院“业界专家进课堂系列讲座”之一,邀请到了导演、剪辑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师武亮宇老师,结合《零零后》系列纪录片及其电影版的创作经验,与大家讨论关于非虚构影像创作的五个核心问题:真实、道德、社会价值观赏性和国际化

武老师首先结合纪录片《零零后》的创作过程及同学们的日常观影经验,请同学们提出自己关于非虚构影像作品创作的疑问,沿着这些问题,武老师对作为非虚构影像的纪录片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武老师讲到,近些年我国的纪录片有了极大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国际,但纪录片的数量总体较少。他直言,拍摄纪录片回报率很低,在人们熟知的纪录片当中真正盈利的只有个别几部,不过如此严峻的纪录片市场现状也在告诉我们其前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纪录片感兴趣的人来说是值得一搏的。

提及核心问题,首要的必然是“真实”。这一剧情电影的终极追求,正是纪录片最核心的元素。在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贾樟柯的《小武》等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剧情片和纪录片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纪录片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生活真实、情感真实,还有社会真实、心理真实。作为创作者需要多大程度的介入主人公的生活?对主人公隐私的呈现又会在多大程度影响其今后的人生?某些镜头捕捉到的内容是否适合传播?这都是拍摄纪录片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便要求我们要能够厘清记录的边界以及传播的边界。

与之相关的,也是最为敏感的问题——道德。纪录片就是在和真相、社会现实打交道。一提到社会现实,人们最容易想到的都是社会的阴暗面,而不少虚构类作品往往处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之间,观众看到的是否就是“真相”“现实”本身,我们不得而知。事实上,纪录片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也只是所有素材当中的冰山一角,其背后的道德准则,更是创作者在构思、拍摄、剪辑、播出等各个阶段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在武老师收到的《零零后》的反馈中,有很多父母在观看影片时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孩子代入其中,觉得银幕上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反思面对相似的情境时,自己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也该像影片中的家长一样支持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决定。武老师提到:“在一次关于《零零后》的线上交流中,同时在线互动的竟然有六万人,能收到这样的反馈我觉得很欣慰,哪怕票房不高,能让家长们有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也是值得的。”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作为纪录片,观赏性同样是其必不可少的部分,一部优秀的作品离不开摄影、音乐、剪辑这些审美形式,只有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影片才能够具有观赏性。

而国际化是今天中国电影传播的一种必然趋势,《零零后》的国际版刚刚制作完成,并很快将在Discovery探索频道播出;除了部分素材选取的不同外,其国际版更是加入了大量具有时效性的元素,试图让海外观众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当下鲜活的中国。

在讲座的最后,武老师为大家放映了“国际版”《零零后》的部分片花,让同学们能更加直观的体会同一素材在面对不同观众群体、传播渠道时,展现出的不同影片样貌。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场讲座中受益匪浅,不但对纪录片、非虚构影像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甚至涌现出一些独特的构思、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期待武亮宇老师之后能够再为大家分享更多的创作经验和他对影像的探索。